>
正文 有事就协商、遇事先协商,议事协商会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以及邻里之间的沟通桥梁,2023年以来,包头市昆区民政局在“一委三会”民主协商议事机制的基础上,不断挖掘协商底蕴、厚植协商文化,指导各社区创新协商模式,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活动。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说诉求、议难事、解难题,从治理的“局外人”变身社区的“主人翁”,让群众共享协商议事成果,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效能。
小小“议事亭”撬动共建共治共享“大格局”
包头市昆区沼潭街道阿12#社区有三座“议事亭”,亭子不大,功劳却不小。以“遇事大家议、决策大家定”为原则,积极探索开展“凉亭议事会”新模式,把社区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凉亭长廊,大家围绕邻里关系、社区治理等方面,拉家常、聊工作、提建议,从提出小区树木修剪、广场部分路面硬化等问题,到商量方案、再到配合施工,鼓励居民出智、出力,全程参与,促进了居民从“干好分内事”到“共同参与治理”的转变。通过议事协商共修剪存在安全隐患的大树40棵、修补破损塌陷路面30余处、硬化道路2处、安装减速带3处、休闲座椅60套、新能源充电桩3处,同时添置了健身器材、增设了停车位等。为服务好居民做好事、办实事,温暖了群众的心田。
将民主协商建在“长椅上” 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
包头市昆区沼潭街道阿10#社区的阿10#小区、阿11#小区、石油化小区内陆续添置了100张崭新的休闲座椅,社区居民三三两两地坐在新椅子上聊天、晒太阳,欢声笑语不断,很是惬意。社区党委发现了这个议事的“好地段”,搭建长椅议事“听”阿10#社区邻里声平台,用长条椅代替“主席台”,用“干部走下去”代替“群众跑上来”,通过长椅议事‘听’听到大家想看夏日露天电影的想法,社区积极联系资源,开展“强化党建引领 弘扬爱国主义-阿10#社区党委邀请您来看电影”活动,活动邀请到500余名各族群众参与,通过“长椅议事”,了解居民利益诉求,真正体现了有事好商量的协商精神,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,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。
党建引领“唠嗑队”演绎社区服务“四步法”
奏响基层治理最强音
在包头市昆区黄河西路街道保丰社区,有这样一支队伍,由社区“两委”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共同组成的“家门口的唠嗑队”,他们秉承着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,以“拉家常”的方式与居民面对面交流,零距离倾听居民诉求。因老旧小区改造施工、房屋装修等问题,居民的诉求和矛盾更加复杂化。唠嗑队成员主动作为,依托社区心理咨询、矛盾调解、社区讲堂等,积极开展宣讲和调解工作。唠嗑队成立至今,开展微宣讲6次,共计收集居民诉求18条,联合辖区物业、派出所等共建部门解决居民诉求15条,为20位独居老人开展服务45次。下一步,社区将继续丰富唠嗑内容,创新唠嗑形式,让唠嗑队“有热度、有深度、接地气、聚人气”,为辖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(文/包头市昆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股)
下一篇:贴近心连心 服务零距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