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正文 近年来,安徽六安高新区纵深推进园区创新升级,坚持主导产业定位不动摇,不断更新理念、创新打法,扎实苦干、久久为功,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集聚集群。
瞄准细分领域抓招引
结合《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》,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“两新一高”产业领域,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、薄弱环节,坚定瞄准细分领域,强化源头审核把关,保持定力、有所取舍,不断延链强链补链。明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,重点围绕合肥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,加强与合肥整车企业的配套协同,走与合肥及市周边园区差异化、协同化发展道路。瞄准汽车“底盘领域”和“座舱领域”久久为功,围绕玲珑轮胎、今飞凯达轮毂、友升铝业等龙头企业,主攻“汽车底盘”领域,大力招引制动系统、转向系统、胎压传感、底盘轻量化等细分领域企业;围绕博泰新能源、奥易克斯电控、东创座舱结构件、内饰件等项目,积极招引“汽车座舱”领域企业,不断延长产业链条、构建产业体系、形成集聚效应。2022年以来,新落户六安高新区工业项目79个,其中“两新一高”产业项目58个、占比73.42%,产业集聚趋势明显。
聚力梯度培育优存量
深入推进“老树发新干”工程,针对现有的1100余家企业,逐一梳理、分类施策,开展产业链企业培育壮大行动,全力支持链上企业实施新一轮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技术改造,鼓励企业转型升级,提升企业规模及产品层次。先后培育省、市级数字化车间18家,省、市级智能工厂5家,省、市级绿色工厂7家,市级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示范企业4家。动态更新梯度培育库,大力支持企业小升规、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,全面摸排效益不优企业,深入查找原因,帮助企业解难题、增效益。唤醒“沉睡”资源,积极盘活低效闲置用地,围绕主导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落地,采取帮助企业转型、招引企业入驻、破产清算出让、政府收购盘活等方式,促进园区“排毒换血”、“腾龙换鸟”,2022年以来,盘活处置企业29家、土地966亩,新入住企业19家,新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1处,全力向存量要空间、要增量,着力提升亩均效益。
紧盯要素保障强服务
建立完善招商安商和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,强化领导包保、专班服务,严格落实“5+3+3”调度机制,推动招商项目快开工、快建设、早达产、早见效。树立集约节约意识,用好奖惩指挥棒,优化多层厂房补贴政策,实行差别化用能政策和税收政策,鼓励、引导和倒逼企业“生产上楼”,不断节约集约用地。围绕“初创、成长、成熟”企业融资需求,整合现有的7家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力量,推出“园区贷”“科技贷”“招商引资贷”“助企租”等金融产品,为“两新一高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。深入推进“攀亲结缘”工程,组织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技术合作、加快转型升级;加强2家省级孵化器建设,提升科技孵化、培育创新企业能力。搭建校企对接平台,定期组织企业到市内外高校、职业院校对接,全力解决企业专业技能人才、熟练工人需求。扎实开展“百名干部联千企”活动,严格落实企业诉求“一口收办、闭环管理”和“四快”机制,全力为企纾困、提升企业满意度。(鲍远锋 高先安)